你身边有“暴风少年”吗?
暴躁、易怒,容易与人发生冲突。
重庆两江新区天宫殿学校
专职心理教师、心理健康组组长洪珊
就遇到过多个这样的“样本”。
五年级的小文在某天中午班级值日时,因小组分工问题与同班同学和老师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冲突。
类似这样的冲突已不是第一次。大家对小文的印象是:脾气急躁易怒、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。
“情绪问题是目前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中较突出的一个,比如焦虑、抑郁、情绪波动大等。”洪珊说。
▲图片由豆包AI生成 仅供参考
在和小文妈妈沟通后,心理教师基本知道了小文为何会这样。洪珊说,小文是家里的独生子,父母离异后和妈妈、外婆一起居住,因为妈妈工作忙碌,小文从小由外婆带大。
展开剩余69%外婆很少限制小文的行为,妈妈则对小文要求严格。“这种家长之间的教养方式冲突,且主要抚养者采用放任型教养方式,是导致小文性格暴躁、自控能力差、充满敌意的原因。”洪珊说。
小文在校表现出较明显的攻击行为,也与他充满攻击性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:在小文年幼时,父母经常会爆发激烈争吵,父母离异后,外婆和妈妈也曾多次因为教养方式产生争执。而根据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表明,如果和攻击性较强的榜样在一起,会导致个体攻击行为增加。
为此,
洪珊和老师们制定了近期和长期两个目标。
近期目标是帮助小文解决此次值日的具体问题,学会控制愤怒和正确表达。
长期目标则是通过家校协同改变其不良行为,增强情绪管理能力。
期间,
学校专门建立了小文的心理档案,
心理教师和相关任课教师
都可以及时了解小文的情绪问题,
并基于心理辅导进度,
在课上采取适当方式规范小文的行为。
“比如教师会多观察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能力。在课堂教学、课间活动等组织性活动中,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安慰、安抚的肢体动作,让学生感知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,从而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。”洪珊说。
在四次咨询辅导后,
小文的情绪问题得到了初步改善,
遇到问题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,
当面对以往容易引爆他情绪的
典型压力源或冲突情境时,
小文开始能够有意识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,
并运用在咨询中学到的方法进行初步调节。
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跟踪调查后,
小文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改善,
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了,
冲突也减少了。
“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十分深刻,父母要实行积极的教养方式,制定统一的教养规则,多给予关心理解。”洪珊在总结类似情况时说,同时,家长还要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,关注品德的发展,在生活中多给予孩子陪伴,“更为重要是的,无论在何种情况下,父母在孩子面前都要为孩子做好榜样,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才能教出情绪稳定的孩子。”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算非法经营罪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