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热点概况
北京酒仙桥某写字楼里,58同城前员工小李正抱着纸箱走出电梯。这个曾承载他职场梦想的互联网大厂,在6月中旬突然启动大规模裁员,像他这样“上午开会下午走人”的案例超过千例。更讽刺的是,公司内部流传着黑色幽默——这次裁员优先淘汰“不会骗人的员工”。当58同城被网友比作“国内版缅北”,这个曾经的招聘行业霸主,正以近乎自毁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。
#热问计划#
个人观点
在长沙某写字楼,求职者王女士展示着手机里的缴费记录。她为在58同城发布招聘信息支付了3980元推广费,24小时后申请退款却遭拒,最终靠媒体介入才拿回血汗钱。这种遭遇绝非孤例,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,2024年涉及58同城的欺诈类投诉同比增长230%,其中“虚假职位”“收费不退”成重灾区。
58同城的堕落轨迹令人唏嘘。2013年纽交所敲钟时,这家分类信息网站垄断着国内85%的市场份额,120亿美元估值堪称行业神话。创始人姚劲波曾放言“永不裁员”,却在2020年黯然退市,估值腰斩至87亿美元。更荒诞的是,这家企业非但没有痛定思痛,反而将“收割”进行到底——从求职者简历费到企业推广费,从房产中介端口费到家政服务抽成,58同城把每个环节都变成了印钞机。
在郑州某职业介绍所,黄牛老张透露着行业潜规则:“现在58的简历质量连前两年三成都不到,但卖会员卡提成从5%涨到15%。”这种短视行为正在反噬平台根基。当BOSS直聘用“直聊模式”抢走白领市场,快手“快聘”频道日均简历量突破300万时,58同城还在用十年前的模板收割中小商家。2025年Q1财报显示,其营收同比下滑15%,净利润暴跌30%,裁员不过是败象的具象化。
最令人心寒的是对员工的冷漠。内部员工爆料,公司近年形成“630裁员定律”——每年6月30日前必裁员,为的是规避N+1赔偿。这次万人大裁员中,怀孕5个月的HR主管被要求“主动离职”,种种行径与姚劲波早年“把员工当家人”的承诺形成刺眼对比。
58同城的溃败本质是价值观的破产。当招聘平台把求职者当“流量”,把企业主当“提款机”,这种背叛注定遭到反噬。您是否也在求职路上踩过坑?欢迎留言曝光,您的每条爆料都可能成为净化行业的火种。
数据来源与新闻依据
58同城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
黑猫投诉平台《2024年招聘行业投诉分析报告》
纽交所《58同城退市公告》(2020)
郑州市职业介绍行业协会内部调研数据
凤凰网财经《互联网公司裁员黑名单》
股票配资算非法经营罪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